●發展20次換氣有效手術室●
●發展按需空調手術室●
手術室內空氣質量是首要目標,是環控的初心,規范已列為控制目標、必測項目。
· 依據手術室內參數監控,進行變風量運行,有效、節能、IAQ高。
●全球難題推動改革●
“使有限的資源(人、財、物)更有效地服務更多人群”這世界性難題,如何緩解巨大的費用對財政的壓力,不斷動著改革與手術室發展。
迫使醫院關注成本,對診療、感控等方面不斷進行性價比決策,特別是關鍵的感控措施。
過去以控制為宗旨的平面布局,無法實現運營,人員、物料與器材的快速流動,難以適應今天以提高診療周轉率與使用率為目標的模式。
發展以提高診率為中心的平面布局。布置快速通道、優化流程、方便診療、加快周轉、加大診療量以降低成本,成為新的研究課題。
●發展變風量變級別手術室●
2002年頒布《規范》當時主要針對開放型手術,微創手術很少。現在手術技術有了很大進步,大多醫院即使大型的微創手術也很普遍了。
2013版《規范》對不同級別手術室的技術參數作了較大的修改,強調應適應將來改建或擴建需要。
Ⅰ級手術室應用范圍會縮小。基于WHO推薦的20次換氣,發展更有效、低造價與運行費用的手術室。
推薦多建Ⅲ級手術室,如真有需要Ⅰ級手術室,發展變級別手術室,根據需要隨時將Ⅰ級手術室變成Ⅲ級手術室,擴大使用范圍,降低運行費用。
發展一般手術室,不僅僅適用于手術,可以隨著不同手術、手術人數與裝備容量實施變風量運行。
空氣層流無菌室內人員多,流動大,使空氣灰塵增多,導致氣流紊亂,則層流手術室空氣潔凈度隨之下降。今天康德萊凈化說說手術室凈化系統中層流凈化的四個注意事項。
室內操作人數越多,則空氣中的塵埃微粒數也會隨之增多,由此說明室內醫護人員數量及操作量與空氣中塵埃微粒數量成正比。
1.加強手術室凈化系統層流無菌室內物流管理
(1)減少人員走動并控制其進出。非手術室人員不得隨意進出其他手術室。
(2)進出手術室人員須嚴格遵守手術室著裝制度。
(3)術中手術區域的門須持續保持關閉狀態,從而維持室內空氣正壓,保證室內潔凈度。
(4)嚴格劃分無菌區、清潔區和污染區,嚴格區分無菌手術、手術及應急手術間,同時保證潔污通道的流暢,對保證手術室凈化系統空氣潔凈度及控制有重大意義。
(5)在手術間禁止抖動衣物布類,防止微粒在室間飛揚,以免產生“醫源性”微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