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按照國家建設部、國家對單位特殊部位的基建要求如地面承重,凈化工程手術間地面每平米的承重標準是500公斤,ICU(危監護病房)地面的承重標準是300公斤。這個標準已經不太適用于潔凈手術部,預計很快會進行修正。
(6)其理由是現在潔凈手術部的內置設備增加太多,凈化工程中,特別是心臟手術間、腔鏡手術間、手術間、預防的正負壓切換手術間等必須提高原有的承重標準。如果建在高層建筑頂端,不同程度地會增加設計與施工難度;
●美國醫院通風標準170-2017●
全球關注美國頒布的醫院通風標準如何應對WHO指南?
將手術室分為兩級,手術室20次換氣與一般手術室15次換氣。
仍要求手術室主送風裝置應集中設置在病患和手術小組的上方,氣流應單向、垂直向下且平均風速為 0.13-0.18 m/s。
要求主送風裝置送出非誘導氣流。
主送風裝置的送風面應每一邊均比手術臺底面至少多 305 mm。照明及氣塔等非送風裝置的總面積不得超過主送風裝置送風面的 30%。
送風裝置面積至少1.2m×2.4m
●發展變風量變級別手術室●
2002年頒布《規范》當時主要針對開放型手術,微創手術很少。現在手術技術有了很大進步,大多醫院即使大型的微創手術也很普遍了。
2013版《規范》對不同級別手術室的技術參數作了較大的修改,強調應適應將來改建或擴建需要。
Ⅰ級手術室應用范圍會縮小。基于WHO推薦的20次換氣,發展更有效、低造價與運行費用的手術室。
推薦多建Ⅲ級手術室,如真有需要Ⅰ級手術室,發展變級別手術室,根據需要隨時將Ⅰ級手術室變成Ⅲ級手術室,擴大使用范圍,降低運行費用。
發展一般手術室,不僅僅適用于手術,可以隨著不同手術、手術人數與裝備容量實施變風量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