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PCR實驗室的員工而言,在進入、使用與離開實驗室時都要遵守相關的操作規范。既然如此,要遵守哪些操作規范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PCR實驗室的員工操作規范。
PCR實驗室的員工操作規范員工在進入、使用與離開PCR實驗室時要遵守以下5條操作規范:
規范1:員工進入PCR實驗室前要先進入緩沖間,在工作服外加穿罩衣,戴好口罩、帽子和兩層手套,穿好鞋。進入緩沖區后要隨手關上外門,需要時打開照明按鈕。
規范2:員工在緩沖間內首先要打開緩沖間內的空調,再打開生物安全柜的按鈕,把實驗所需物品放入生物安全柜中,并且等待10分鐘后方能進入實驗室。
規范3:員工進入PCR實驗室后要先去工作區,打開照明按鈕與前玻璃門,把實驗所需物品放入實驗臺內,并且做好清潔物品與污染物品的區分。觀察負壓表指示數值,若數值不在預定范圍內要進行負壓調節。觀察溫濕度計,并填寫溫濕度計使用記錄。
規范4:員工進行實驗項目前必須把手臂放入生物安全柜內,待1分鐘后才能開始操作。實驗結束后要對實驗物品進行分類處理,并對工作臺面進行消毒。
規范5:工作人員在對實驗物品進行分類處理的同時還要打開排風,待風10分鐘后放下前玻璃門,打開生物安全柜紫外線燈進行消毒。離開實驗室前脫去第二層手套,填寫儀器使用記錄后才能離開。
PCR技術的問世使病原體檢測能夠快速、方便地進行。由于PCR技術假陽性率太高,只要有微量病原體存在就可得到陽性結果,這并不能作為診斷依據,只有當一定數量的病原體存在時才有臨床意義。因此,對模板準確定量顯得特別重要,應用熒光技術PCR就能夠快速、準確地得到結果。對于解決學檢測的“窗口期”問題,判斷疾病是否處于隱性或亞臨床狀態,以及檢測不能判定是現癥還是既往時,均可利用PCR進行確定。
示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
方法學:熒光PCR法。
用途:用于體外定性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疑似病例、疑似聚集例患者、其他需要進行新型冠狀病毒診斷或鑒別。
檢測基因: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ORFlab和N基因、E基因。
標本類型:上呼吸道標本:咽拭子、鼻拭子;下呼吸道標本:呼吸道抽取物、肺泡灌洗液樣本、肺組織活檢標本。
檢測流程:
(1)核酸檢測前的生物安全防護(工作人員個人三級防護的穿戴)→(2)樣本的滅活(56℃滅活30分鐘)→(3)樣本的核酸提取(手工、核酸提取儀)→(4)PCR體系的配制和模板加樣→(5)上機檢測及結果分析→(6)檢測后的消毒。
其他病原體檢測:HIV、甲乙丙肝、HPV、肺支、肺衣、EB病毒、腺病毒、胞病毒、甲乙流、埃博拉病毒、B族鏈球菌。
適合開展的醫院和:兒童醫院、婦幼、兒檢所、第三方、各種級別的有需求的醫院。
無塵車間的作用是控制產品所接觸的大氣的潔凈度,使產品能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生產、制造。大家都知道無塵車間中所生產的產品都是有嚴格的潔凈要求的,哪怕是一點點的灰塵都可能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如何更好地使用無塵車間就成為了每一個生產廠家不得不關注的問題,作為中春凈化的一名銷售人員,我根據公司多年來積累的經驗為各位無塵車間的使用者總結了以下幾個要點,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助益。
(1)首先大家需明白無塵車間污染
源是人、進入無塵車間的物品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塵粒,要想保持無塵車間的潔凈度,這三方面的潔凈尤為重要。
(2)貨物在進入無塵車間前必須更換包裝,再進入風淋室吹淋,只有做到這些才能更好地控制無塵車間的潔凈度。
(3)無塵車間內的作業人員要嚴格按照無塵室的操作規則來工作。無塵車間的門窗應時刻處于關閉狀態,工作人員進入無塵車間必須在更衣室將口罩、無塵帽、無塵衣以及鞋套按規定穿戴整齊,再經風淋室除塵,并除塵地毯才可進入無塵車間,與生產無關的人員不行進入無塵車間。
(4)在生產時使用超凈工作臺能較好的控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塵埃。
(5)無塵車間的換氣次數和空調凈化系統的送風量是維持無塵車間正壓和潔凈度的主要內因,因此應嚴格按照規定使用。
(6)無塵車間內的設備要求定期、定時、定人進行清潔維護,清潔中所用的物料和清潔液體必須符合潔凈室管理的規定。
(7)無塵車間應定期測試塵粒濃度、送風口出來的風速、溫濕度等,根據測量的結果作出維護方案。空調凈化系統內的初、中、過濾器應根據風速的變化、室內正壓的變動定期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