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有關的實驗、理論分析及對照國外發達國家的標準,可以認為:當負壓隔離病房排(回)風口設有不低于待批的國家標準《空氣過濾器》的40級(原為C類)過濾器時,負壓隔離病房可采用非全新風凈化空調系統。這種非全新風系統應為每間病房獨立使用本室空氣循環的系統,也稱自循環系統。由于我國幅員遼闊,還應提出:當室外氣象條件合適并經技術經濟比較后適宜采用全新風系統的,可全部病房和輔助用房分別共用一個全新風系統。這對四季如春的地區是適宜的。
房間密閉性屬于錦上添花
雖然房間的維護結構縫隙、門窗縫隙如不進行特殊處理是無法完全阻止氣體交換,但如前文所說的,維持3Pa以上的靜壓差就可以在縫隙處形成定向氣流而基本杜絕污染物的外泄。因此負壓隔離病房并不需要做到像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那樣的嚴格氣密性,經濟上也不允許。
當然,實踐中并不反對在諸如裝飾墻板縫隙等位置采用打膠的方式進行加強密封,但這僅屬于錦上添花的事情。選用氣密門窗的性價比并不高。負壓隔離病房的運行維護重點還是要保持房間內壓力穩定,避免因為送排風量控制失誤導致的壓力倒轉。以及對排風過濾的監測。
負壓隔離病房在停止運行或轉換病種運行時需要進行消毒,這種消毒主要是通過噴灑消毒劑或消毒氣體熏蒸的方式實現的,消毒范圍包括室內表面及風管內部。因此在裝飾材料的選擇上,應主要考慮防水、耐腐蝕的特性,減少縫隙的要求是為了減少藏污納垢的可能性。
以期這些措施具體應用之后能夠有效提升房的空氣質量,從而為患者構建一個安全且健康的病房診療環境,有效降低空氣中細菌、懸浮塵埃粒子總數,減少風險,增強患者疾病預后價值。
紫外線輻射是現階段醫院房空氣凈化的常用且有力的方法。具體負壓病房凈化應用時,工作人員要掌握好消毒期間紫外線的照射強度、劑量,在標準條件在進行基于紫外線燈的空氣凈化工作,便可以達到預期的病房空氣凈化效果。